欢迎来到维瑞塔斯出版集团!

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困境与学术救国思想的深度互构

作者 : 曹锦阳 时间 : 2025-09-30

摘要


抗战时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极为特殊的阶段。本文深入探讨了该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发展困境,包括物质条件的极度匮乏、师资队伍的不稳定以及教学秩序的混乱等。同时,详细阐述了学术救国思想在这一时期的兴起、内涵与表现形式。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剖析,揭示出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构逻辑,高等教育发展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学术救国思想,而学术救国思想又反过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,包括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、推动学术研究的转向以及增强高校的凝聚力等。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,对于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韧性与使命担当、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,具有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。


基金资助 :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项目“河南省师范高校教师培训数字化转型的效能评价体系优化研究”(项目编号:2025YB0157)阶段性成果。


DOI: https://doi.org/10.64224/DJTG2932

参考文献


[1] 伍小东,姚远,王珺泽. 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及其贡献[J].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,20253):94-100.

[2] 沈杰,余子侠. 全面抗战时期新增国立大学的生长境遇与历史贡献[J]. 高等教育研究,2023,44(4):99-109.

[3] 王正,丁仲元,刘彤. 抗战时期迁渝高校的空间布局及形成机制研究[J]. 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4,50(5):233-244.

[4] 贺祖斌,杨凯. 抗战时期高校迁徙办学的历史回顾及当代启示[J].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23446):98-103.

[5] 付洪,舒高磊. 中国全面抗战时期高校的内迁及其教育史意义[J]. 教育评论,2017(6):155-160.

[6] 马克锋,张树军. 抗战时期“学术建国”思想探析[J]. 甘肃理论学刊,20121):1157-160.

[7] 刘永强. 学术与社会中国逻辑思想研究发轫的双重特征[J]. 哲学动态,20237):116-124.

[8] 李玉胜. 学术救国浅谈罗家伦的核心教育理念[J]. 现代教育科学,20168):137-143.

[9] 郑大华. 论“抗战建国”话语下“学术建国”的讨论[J]. 浙江学刊,20203):79-88.

下载文章
下载
出版
2025-09-30
关键词
抗战时期
高等教育
发展困境
学术救国思想
深度互构
如何引用

曹锦阳.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困境与学术救国思想的深度互构[J]. 教育发展评论,2025(1):59-64